你聽過遠紅外線嗎?
遠紅外線(Far Infrared,縮寫 FIR),一般是指光譜上位於紅外線的波長範圍的外側,為不可見光。波長在0.7到1.5微米的稱近紅外線,1.5到4微米的稱中紅外線,4到1000微米的稱為遠紅外線。
其中,波長範圍在4μm ~ 14 μm的遠紅外線,其波長長而頻率低,特徵是能利用輻射滲透,其溫熱作用強,不會刺激人體,能迅速被人體吸收,增強能量。並與人體的分子產生共振,可促進微血管擴張、使血液循環順暢,促進新陳代謝,進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所以此段4μm ~ 14 μm的遠紅外線又被稱為「育成之光」。
這種「育成之光」能使水分子集團因縮小而活性化。因其頻率與細胞體構成之分子與原子間的運動頻率一致時,其能量即被身體的細胞所吸收,造成共鳴、共振,使分子內的振動加大,活化組織細胞使血行良好,促進血液循環,並加速供給養份和酵素增進新陳代謝,使原本滯留於體內的廢物、毒素和有害物質可以隨著汗水及代謝水份一起排出體外,是有益的電磁波,不會令人體產生電子游離。有些植物的胚芽經過遠紅外線照射後,使「酶」的活性活化,加速發芽。
使用遠紅外線的好處:
改善循環系統:遠紅外線粒子,可引起體內血液循環加速,血管擴張,遠紅外線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紅血球變形能力,使血液循環加快,微血管循環獲得改善。
提昇免疫系統功能:遠紅外線對體內的骨髓(B Cell)和胸腺細胞(T Cell)數量會有增加趨勢,提昇免疫功能,這是遠紅外線粒子應用於日常保健原因。
增加皮膚活性:日本臨床顯示,小區域傷口經遠紅外線照射,皮膚生長活性增加,創傷面滲出液減少,傷口癒合時間縮短,疤痕形成較少也較為平整。
改善關節疼痛:遠紅外線可淨化血液,改善皮膚質素、預防因尿酸過高而引致骨絡關節疼痛。促進身體不同部位血液循環,預防酸痛及預防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炎、手腳麻痺等。
促進新陳代謝:微循環系統若改善,新陳代謝廢物可排出體外,減輕肝臟及腎臟負擔。包括致癌重金屬;致疲勞乳酸和皮下脂肪;致高血壓的鈾離子及致疼痛尿酸。
美國太空總署揭開遠紅外線神奇醫療保健,太空能量醫學成為人類保健新寵,尤其是長壽民族日本人,掀起一股遠紅外線養生保健狂潮,近三千萬使用人口,證實遠紅外線保證對於人體百分之百有效。
遠紅外線治療法起源於70年代,1977年日本山崎診療,聯合日本多家醫院,作了七年臨床試驗,發現遠紅外線可治療50種以上疾病,如:
1. 燙傷、火傷、凍傷
2. 癌等惡性腫瘤的預防及治療
3. 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及腎疾患
4. 膀胱炎、前列線肥大、老人頻尿、痔瘡患者、夜尿、高低血壓、坐骨神經痛
5. 腦中風後遺症
6. 五十肩、腰酸背痛、氣喘、支氣管炎
7. 耳鼻喉科疾病
8. 神經痛、痛風、貧血、失眠、疲勞恢復、皮膚病
9. 交通事故後遺症、自律神經失調、體臭
Almost done…
We just sent you an email. Please click the link in the email to confirm your subscription!